找到相关内容343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人生的最后一堂课

      伪山禅师曾语:“如今初心虽从缘得,一念顿悟自性,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,需教渠净除现业流识,即是修也。”就算是已经开悟的人,也得为消除业障而不断修行,更何况是平凡?   修行不过两个...是什么事?最想与什么见面?最想对家人说什么话?   问题是,面对这种假设的情况,为什么没有人反问:我们为什么要等到只剩下一天的生命时(或一个月)才开始思考要做什么、要说什么?   这...

    吴倩瑶

    |劝学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09001010238.html
  • 王锡死后复活

    语言行动会完全改变,与前判若二?王小徐居士与梅光羲居士,研究佛学的法相唯识,造诣甚深,他们都曾一再为文证明确有借尸还魂的事。可见死人真死而复活,与唯识学理,想必没有冲突。一个已死的人,既能借著他人的...,病竟好了。’ 究竟王锡曾经怎样救活过两条人命?以下是王锡自述救人的经过:‘当洪杨发匪窜扰到江苏江阴时,我逃出城外,看到一个老妇人,带著一个女孩子,在路旁哭得很悲伤。据老妇说,女孩是江阴县官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8/06/19492217221.html
  • “不昧”和“不落”——道证法师开示

    上堂说法的时候,有一个老人经常来听法,听完了也就随着大众离开。有一天,这老人听完经却不离开,百丈禅师就问:“站在那儿是什么?”老人就说,他自己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,曾经住在这座山,当时有学人问他说:“...可以“不落因果”了,就可以“拨无因果”了,这些是胡说八道,叫做“野狐禅”, “野狐禅”这个名称就是由这典故来的。 ...

    道证法师开示

    |道证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09580129671.html
  • 悭贪的苦果——证严法师讲

      佛陀说:“是的,这是你前世的屋宅。过去你是这里的什么?”   乞儿忆起前世的种种,感慨地说:“我前世是这里的主人!”正在谈话时,富翁之子从屋里出来,佛陀便对他说:“你是一个很不孝的人。” ...他就是你已故的父亲。七年前,他带着悭贪不舍的恶念往生,所以投胎到贫困之家,受此苦报。而你竟然不肯施舍,还叫打他,想想看,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不孝?”   富翁之子看到佛陀庄严的相貌,思考佛陀所讲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戒贪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22401235901.html
  • 如何看待“依法不依

    请问师父, 何为依法不依? 如果一位有所成就的密乘上师是既人且法, 不是吗? 至于仁波切的修证我还未有能力判断, 所以希望师父, 莲师给我一个指引。 依法不依,意思是见解与佛说不同或相反,就...菩萨及大阿罗汉为弟子随身,是身口意,与法完全合为一体,只有这种情况,方可作三界内外人天师范,方合乎既人的唯一指标。至于经中所讲的化身佛,不同时空,以人身再示现世间度众,由于这类型的示现,没有像释迦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743269.html
  • 五种非人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特性胜过诸天,所以历劫以来,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。太虚大师曾说:「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。]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,将做好,离佛也就不远了。怎样才算是将做好?在《增一阿含经》中,佛陀说有五种...,这种连些微快乐都吝于布施,那里还算是?身为团体中的一份子,不但应该随众随喜,还必须广结善缘,与大家携手共创一个和乐的社会。   二、慈悲应世   孟子说:人皆有恻隐之心。又说:当路人看到孩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545907.html
  • 《现代禅宗门规矩》序

    和合僧团’,但真能革除我慢、扬弃主宰欲,随顺因缘无挂碍的,又有几?”事实上,此类感叹即使在今日也还是存在著。但诚如印顺导师所说:“佛法的复兴,原本就不是一的事,一天的事,本著衔石填海的精神,做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1059457.html
  • 十八罗汉塑像的由来

    地方的十八罗汉就不合道理了,这是在十六尊者之外,加上第十七庆友尊者,第十八宾头卢尊者而成的十八罗汉。庆友尊者我们且不谈,宾头卢尊者即是十六尊者中第一尊宾度罗跋罗隋阁的又一译名,怎么能分塑作二?  ...十八罗汉塑像的由来  王治平  一般中国寺庙的大殿上,两边排列着十八罗汉的塑像,这十八罗汉到底是谁?是根据什么经典、什么时代才开始塑他们的像?  十八罗汉是由十六尊者再加上其他两耸罗汉而组成的。...

    王治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267785.html
  • 无需在得与失之间徘徊----lqweynoki

    失意之由,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果 《孔子家语》里记载:有一天楚王出游,遗失了他的弓,下面的人要找,楚王说:“不必了,我掉的弓,我的臣民会捡到,反正都是楚国得到,又何必去找?”孔子听到这件事,感慨地说:“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!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,自然有人捡得,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?”“人遗弓,得之”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。就常情而言,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,大都喜不自胜,得意之色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3675044.html
  • 现实中的西游----小经灵

    现实也是这样,佛菩萨不是直接给我们出难题,而是借助人和事来考验们. 借助什么? 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,因为其他的人很难使我们动心,是这样吧? 这些有爱人,孩子,好朋友,同事,同学,老人,常接触的人-...从这一节您能想到什么? 唐僧不知道是佛祖的有意安排. 现实中也是这样,有时我们也不知道磨难的来源,亦或是佛菩萨的有意安排,还是比我们更高级的生命的操纵. 有人还会说:这是了业,不论怎么说,有业了还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3775045.html